人力資源那些事兒
- 全部
- 知識點
- 問答

💐💐企業 hr 每月進行招聘分析時,應該從以下 6 個方面的成本進行分析,才能更加全面、準確地對本月招聘工作進行總結,并結合其中優勢、劣勢在下月進行適當工作方向調整。
一、招聘成本
? ? ? 招募成本主要是為確定企業所需的人力資源的內外來源,發布企業對人力資源需求的信息,吸引所需的內外人力資源所發生的費用。
二、選拔成本
? ? ? 選拔成本是指招聘者對應聘人員進行鑒別選擇,以便作出錄用決定時所支付的費用。
? ? ? 選拔說白了就是通過面試、測評等手段來評估候選人,從而優中選優,錄取最合適的人。因此,這是一個耗時耗力的過程,其中會涉及 hr 部門、用人部門,甚至企業高管。
? ? ? 在選拔過程中前幾個重要成本很容易被忽視。
1、時間成本💦
參與面試的企業人員職位不同,工資不同,但選拔的時間成本是需要全部累加計算的,因此往往這部分涉及到的面試官職位越高、薪水越高,成本也就越高。
時間費用=(每人前期準備時間+每人面試時間)*選拔者工資率*候選人數
2、面試評審費💦
如果企業對于招聘面試環節比較重視,需要引入測評等環節,則此部分費用會直接增加。
測試評審費=測試所需時間*(人力資源部人員工資率+各部門代表等工資率)*次數
3、選拔資料費💦
候選人填寫的試卷、資料表等費用都歸入此類費用,還包括將資料整理、分類等相關費用。
選拔資料費=(每份申請資料印發費+每人資料匯總費)*候選人數
4、考試費用💦
如果招聘中有筆試環節,所有印刷試卷費用、閱卷費用等都歸入此類。
考試費用=(平均每人的材料費+平均每人的評分成本)*參加筆試的人數*考試次數
三、錄用成本
? ? ? 錄用成本是指經過招募選拔后,把合適的人員錄用到組織中所發生的費用。
錄用成本=入職手續費+調動補償費+安家費+旅途補助費+其他愛心費
四、安置成本
? ? ? 安置成本是為安置已錄取職工到具體工作崗位上時所發生的費用。
? ? ? 員工入職前,行政部門就會準備好新員工的電腦、辦公用品、手機、房、車、保姆、司機等等。這些都屬于安置成本。
安置成本=各種安置行政管理費+必要的設備安裝費+安置人員時間損失成本
五、離職成本
? ? ? 有些老板不認為員工離職是一種成本,只要員工提出辭職就趕緊讓走,很怕員工無心干活白拿工資。其實,離職成本不僅僅是走掉了一名員工而已。
六、重置成本
? ? ? 重置成本是指企業重新取得與其所擁有的某項資產相同或與其功能相當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 ? ? 員工招聘入職并非就萬事大吉,我們要保證員工能夠勝任崗位的要求。但很多時候,事與愿違,往往通過績效考核等會反映出某些員工并不能達到完全勝任。這時候,企業往往會為員工提供提升技能的培訓、輪崗等,這就產生了培訓費用和工作效率低下的損失。如果員工經過培訓、調崗仍然不能勝任,企業就要重啟新一輪的招聘,那么招聘成本就會全部重來一遍甚至幾遍,直至有合適的人員入職。
但控制成本并非人力資源各模塊孤軍作戰就可以,而應該將各模塊聯動起來根據實際情況控制、優化各項費用。比如:重視企業文化的建立,加強企業凝聚力減少優秀、骨干員工離職率;建立員工晉升、培養計劃、為員工設計職業規劃;通過薪酬、績效方案激勵員工;企業人性化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等等。

約好面試時間,到點了沒來,打電話問就找各種理由,曾經遇到一個女孩子,約了下午 2 點半的面試,過了時間沒來,電話不接信息不回,到四點多回我短信,就三字:下雨了。??拜拜了您嘞!如果對這份工作不感興趣為何要答應面試,既然答應面試了,不來為何不提前告知原因,HR 也有很多工作的好嗎?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力資源管理呢?人力資源管理是指為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組織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理論,通過不斷地獲得人力資源,對所獲得的人力資源進行整合、調控及開發,并給予他們報償從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包含六大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績效、薪酬和勞動關系等。
1、人力資源規劃是指為實施企業的發展戰略,完成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通過對企業未來人力資源供需狀況的分析和估計,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組織設計、人力資源的獲取、配置、使用、保護等職能政策進行規劃,制定企業人力資源供需平衡計劃。
從而實現企業人力資源供需平衡確保組織在規定的時間和崗位上獲得各種必要的人力資源,保證人和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激勵和發展員工的計劃。
2、招聘是指招收和聘請工人、職員參加工作。
3、培訓就是培養+訓練,通過培養加訓練使受訓者掌握某種技能的方式。
4、績效,是指考核主體對照工作目標和績效標準,采用科學的考核方式,評定員工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員工的工作職責履行程度和員工的發展情況后給出的一定獎勵。
5、薪酬是員工因向所在的組織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各種形式的酬勞。
6、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而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產生的法律關系。

先明確一個事實:求職者自認水分很大≠HR 認為水分很大。
HR 他們會認為“水”的簡歷往往有這些特征:
簡歷形式大于內容
簡歷冗長
簡歷與工作崗位明顯不匹配
個人經歷流水賬
簡歷中形容詞多于動詞

人事工作:1、從工作內容上來說,人事工作內容還是比較輕松的。上班時間朝九晚六,每天的工作量也都不大,主要忙的也就集中在算工資的那幾天。剩下的就是平時一些臨時性,零碎的事情。比如一些行政類的工作。2、人事知道的事情比較多。有所有員工的資料信息以及工資多少都十分清楚。因為需要和老板以及各部門領導打交道,一些公司內部消息都是第一時間知道。3、職業發展清晰。人事的一個發展就是從人事助理-人事專員-人事主管/經理(某個模塊)-人事經理/總監。人事工作可以快速適應任何行業,所以以后跳槽換工作還是比較方便的。4、工作較為穩定。人事工作雖然也有壓力,但相比較業務類的工作,其對于女生來說還是很友好的。工作環境和時間都很nice,崗位也比較穩定。

企業文化建設的真正落地,就是企業倡導的文化經歷從理念到行動、從抽象到具體、從口頭到書面,實現價值趨同、制度再造、行為規范、形象物化的過程。
1、具體做法與注意事項
(1)強調企業文化建設的體系性
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散兵游勇式的企業文化工作,東打一槍西放一炮,必然影響企業文化建設落地的效果。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科學規劃,層次分明、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企業崇尚什么樣的價值理念、推崇什么樣的管理制度、倡導什么樣的行為規范、提供什么樣的產品與環境,必須相互契合。換言之,企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應該是有機協調、和諧共生的。
(2)強調企業價值理念的指導性
企業文化的四個層次當中,精神文化是處于核心位置,具有指導全局的作用的。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就是企業全員擁有什么樣的共同價值觀,并在這種價值觀的指導下形成什么樣的制度,共同實施符合企業價值觀的行為,并提供有企業特征、區別于其他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企業價值觀是統領指導一切的。企業作為一個組織,本身并沒有價值觀取向,它是全體員工,至少是多數人的價值趨同。因此,發掘、提煉企業真正的核心價值觀(而非停留在口頭上、口號上),并用以指導企業文化的其他層面的建設,對于企業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3)強調企業關鍵角色的重要性
老板的身體力行,對企業文化的落地具有重要作用。企業老板及高層管理人員的行為,往往決定著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成敗。假如一個企業的老板一方面口口聲聲倡導著某項理念或制度,另一方面又帶頭破壞,實施與理念、制度相違背的行為,很難想象這樣的企業文化能夠真正落地,具有實效。
此外,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角色,還包括企業先進榜樣、骨干人員、意見領袖等。企業推選什么樣的榜樣英雄,他們身上散發著什么樣的光輝品質,往往代表著企業的價值取向,引導員工應該以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行為為榜樣。企業骨干、意見領袖也往往發揮著類似的作用。
因此,必須強調企業文化建設關鍵角色的重要性,使企業老板、高管、骨干等關鍵人員,成為企業所塑造的文化的楷模。
(4)強調企業全體員工的參與度
企業文化,是全體企業人反映出的整體文化特征。它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部分人的文化。任何試圖以一己之見代替企業共同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思維,都是片面的。因此,企業文化要想落地,必須獲得大家的認同。
要獲得大家的認同感,首先要在企業文化塑造的前期,就要強調員工的參與,充分聽取員工對企業的看法、意見,而非少數人閉門造車,之后又強行推廣。在組織變革或塑造新的企業文化時,最好引導員工了解變革的動機、需求和環境因素,知道為什么、要怎么做,哪些想法和做法應該拋棄。其次,在明確和完成企業文化的提煉以后,要加強溝通,充分進行宣傳和闡釋,利用企業內刊、會議、局域網等等工具和宣傳陣地,要讓員工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公司的文化。最后,要引導員工結合具體工作落實企業文化,進行企業文化導入,使得員工將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即企業文化要求是什么樣的?我該如何做才能符合企業文化的要求?這是企業文化落地的重要步驟。
(5)強調企業文化建設主體的層次性
我們知道,企業文化塑造、實施、傳播的主客體是具有層次性的,是有分工的。企業老板和高級管理人員,更多的側重于企業戰略、理念等種子要素的研討、形成;中層管理人員和骨干人員,側重點在于通過日常管理工作將企業文化落實、貫穿到具體管理活動中,更強調催化要素;而基層員工更多的是承擔品質化要素和物質化要素的實現功能,即將企業文化的要求內化到個人素養當中,并外化凝結成具體的產品、服務。區分這種層次性,有利于有針對性地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實現企業文化落地。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員工入職培訓時,導入企業文化培訓的內容,包括企業價值觀、基本制度與行為規范等。這有利于員工盡快熟悉企業價值取向,認同企業文化,明白那些行為是企業倡導和鼓勵的,那些行為是與企業價值觀背道而馳的。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無論是哪一個層面的崗位上,承擔企業文化落地工作。
(6)強調企業文化宣導的生動性
企業文化的宣導是否到位,確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文化的落地實施效果。有效的宣導,不僅有利于獲得員工的認同,也會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使更多的員工盡快、最大限度統一到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當中來。
因此,在強調企業文化宣導力度,加大企業文化宣導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的同時,也要注意企業文化宣導的策略,注重宣導工作的生動性與形式的豐富性,以員工喜聞樂見的形式,使企業文化潤物細無聲地深入人心。
鑒于企業文化理念大都比較抽象,策略上可以進行理念故事化、故事。

- 招聘網站/公眾號
一般的企業都會在招聘網站上發布用人信息,海投網校招信息全,更新快,有必要每天刷新看看。
新媒體時代,利用微信公眾號求職方便快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不管是畢業生求職還是在校生找實習都很方便。去搜索一下熱門求職公號,關注起來吧!
- 目標企業公眾號
一些大企業會將職位空缺發布在企業官方微信公眾號或者用來招聘的專用公號上,如果你想進入向往已久的名企,關注官方公號是第一步,想最快了解各大企業校招信息可以直接關注海投網或者海投網校招實習內推。
- 學校就業指導中心
有一些對口企業會將招聘信息告知特定院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因此不要錯過學校的就業網,而海投網的校園招聘板塊整合了各大高校就業網信息實時更新,沒準兒你的offer就在這里。
- 人際關系網絡:家人、朋友、輔導員
通過這種方式投遞簡歷據說成功率會高哦,人力對熟人推薦的求職者更放心。
三、簡歷制作
在開始行動去求職之前,還要經過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撰寫簡歷。
一份優秀的簡歷是一個工作機會的敲門磚,只有把簡歷準備好,才能叩開理想企業的大門。
- 簡歷結構和邏輯
一般來說,整個簡歷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個人信息、教育背景、實踐經歷、其他

如何看待 HR 這個崗位?
對于人事這個崗位,在外行人看來,輕松,自由,門檻低,然后陸陸續續就吸引到很多門外漢轉行過來做 HR.
當踩進這個坑之后,大多數 HR 基本做的工作是看簡歷,約候選人,面試,購買辦公用品等雜事,偶爾在專業群里,喊人難招,誰誰又不來面試,又放鴿子。
久而久之,就會被許多人認為 HR 就是一個打雜的工作,能值多少錢?
在我看來,真正值錢的 HR,除了把這些雜事做好以外,還要把六大模塊做好,要把其中的精髓深挖出來。
每家的企業所以處的環境都不一樣,所以有時工作起來是需要變通的。想把人事工作做好,不能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了某一個目的而開展工作。
很多 HR 認為公司的戰略規劃好像跟我們工作不沾邊,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就大錯特錯,戰略一般涉及到業務或者人,業務也是由人去完成,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 HR 的事。
想到人,很多人就僅僅想到招聘的問題,其實再深層一點的問題,也值得我們思考,比如在開展業務的時候,一切流程都順暢嗎?有阻礙的因素嗎?我們需要進行流程梳理嗎?還有匯報工作的時候,有出現多頭管理嗎?現在的組織架構合理嗎?如果新開拓市場,目前有合適的人選嗎?如果有的話,這候選人需要重新培訓嗎?薪酬結構需要做調整嗎?如果沒有的話,外部需要招什么人?要選擇怎樣的招聘渠道?招不到,又是什么原因?針對這些原因的解決方案又是什么?等等,在平時的工作中,只要你想得多,并努力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加以實踐,你就會成長得越快!

招聘一個合適的人資主管不易,薪酬是其次,主要是價值貢獻,特別針對快速發展的公司,急需將組織健全完善和規范,從而提升組織整體能力和運營效率。
而一個新人到公司,首先需要對公司有全面了解和熟悉,然后針對公司的發展需求,制定全盤計劃,進而分步實施。但越落地越具體,越要有實操經驗和對公司業務模式的深刻了解。
難則在于,首先此類人才少,其次是否具備能力,再次是否能夠踏實做下去,邊做邊優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