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自己的方向?
相信很多人在面臨畢業,開始踏入社會時,都會有對自己今后人生方向問題的思考。想問下大家是怎么做的呢?
- 全部回答23

1、把握當下,不管你的人生怎樣,把握當下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在現在的生活中懷念過去的生活,或者憧憬未來的生活,其實,把握當下可以讓我們收獲更多,而且這樣不會讓我們在未來的日子里后悔。
2、興趣愛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是非常不錯的,在自己的人生方向的確立中,不如將自己的興趣愛好作為一個大的板塊,這樣才會覺得自己這一生沒有白過,而且才有激情面對生活和工作。
3、實際情況,在確定自己人生方向的時候,自己的實際情況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在確定人生方向的時候也可以根據自己當時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樣才不會出現脫離現實的情況。
4、計劃好,如果說自己有想法,那么就可以給自己先計劃好,不一定要制定出什么很很宏達的目標,但是近期的小目標是不是可以給自己做個計劃呢,這樣會讓我們更有動力迎接未來的生活。
5、可以適當的冒風險,如果自身有這個條件,或者說是能夠承擔這件事情所帶來的風險,在適當的時候,冒一下險也是可以的,成功了可以是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圓滿,失敗了可以增加我們的人生閱歷。
6、及時調整人生方向,當然,如果發現自己的人生方向出現了問題,那么就不要一路走到黑,而應當及時的做出調整,不用去擔心自己已經走了一般或者怎么樣,回到正確的軌道才是最應該做的。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可能面臨這樣或那樣的迷茫。就比如高考后不知道自己該報考哪個學校,哪個專業;大學畢業該找哪個行業的工作或者從事什么崗位的工作等等。那么在這些迷茫面前大家都是如何度過的呢?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實際上這個是沒有一個十分準確的答案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有自己需要探索的人生之路。下文主要描述我是怎么解決這些問題的,不過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望各位看官能夠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辯證地看待我的論述。
事實上,每個人存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經歷,這些經歷可能或多或少會左右你的人生路,影響自己的選擇(目前每個人的現狀)。那么,到底在遇到這些大命題時,大家要如何選擇。有對錯嗎?或者說大家是否會后悔之前所做過的一切嗎?實際上,世上沒有后悔藥,每做一個決定都意味著你往自己所走的人生路更加進了一步,而我們要做的僅僅是盡量讓自己所走的路往好的方向發展。在人生路中,難免會有困境,重要的是要有面對這一切的勇氣,同時也需要正視自己的優劣勢,不斷挑戰自我極限,這樣人生將會比較精彩。就像每個高考后的考生都面臨著要選擇離開家鄉讀大學和留在家鄉讀大學一樣,每個選擇都會產生相應的結果,關鍵是否對自己有一個很直觀的認知。當然這個可能有點要求過高了,因為從某種角度來說,沒有一個人能最清晰的了解自己,只能大概了解,所以才會導致大家可能老是懷疑自己的選擇。
那么我們到底該如何確定自己的方向呢,從以下幾點出發:
分析自己的興趣愛好
自己的方向往往都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有關聯(雖然也存在某些特殊的案例),而興趣和愛好兩個應該分開來考慮,興趣是一個人對某種事務特別感興趣,而愛好可能是由于某方面技能比較強而導致的偏愛某方面。從這兩點出發了解自己相對來說比較直接,由興趣愛好可以衍生出很多的行業和職業,通過自己的個人分析來確定自我的方向是一個基本的方法。
確定自己的現狀
實現自己所確定的方向的的同時也應根據自我實際情況出發,不能太過于天馬行空,天天想著中彩票肯定是不可能的,那種想法太過于理想化。那么,分析自己的現狀從家庭背景和經濟狀況這種硬件條件,再結合自身的智商和情商等可以大概估算出實現自己方向的概率有多大,雖然也有部分能人即使沒有以上條件,也能在自己的方向上走的很好,但大部分人還是需要考慮以上這些因素的。家庭背景及經濟狀況提供的是硬件資源,能夠讓自己的路走的更遠,而 IQ+EQ 可以讓自己能夠創造一些后天的條件去更好的實現自我
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個可以說是終極目標,大家在找到自己的方向的同時,實際上最后要解決的問題還是自己究竟想過一個怎樣的生活。是平凡的生存下去,還是過富有挑戰性的人生,都在人的一念之間,同時也在于時間的不斷積累,產生的時間復利效應。列出自己想要實現的生活,當然最好從實際出發,太過天馬行空的想法不能說不好,只是現實生活中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壓力,除非你是個勇于挑戰自我的人,不然還是從實際出發,會更加合適一些。
確定走的方向,為目標做準備
既然有一定的方向,又確立了自己的目標,那么剩下的就是分解目標,查漏補缺,讓自己能夠承載起自己的夢想。每一個人都不是說不勞而獲的,有得到肯定是某一方面進行了付出,而這些付出就包含了很多必須的品質,或者堅韌不拔的特質,或彌補自身劣勢提升自身優勢,或者進行較多的嘗試,這些都可以為自己的目標而做一定的準備,讓自己能夠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目標。

1、最常見的是尋找自己的興趣。
然而從興趣出發進行職業定位是存在極其嚴格的條件與前提的:首先你要有一個明確的興趣,其次這份興趣變成職業能給到你滿滿的成就感,最后它還能引領你過上想要的生活。
2、根據專業確定方向
不管專業是否是自己喜歡的,既然讀了四年,多少還是學到一些東西。選擇繼續從事本專業相關的職業,不僅在面試時候有優勢,在工作中也有優勢,企業在實際招聘中也重點關注這個點。尤其是專業識別度高的專業尤其如此,比如財務、計算機、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等,都較為關注專業。
3、根據性格確定方向
建議在選擇職業前,做一個性格測試,根據結果來確定職業方向。比如外向型的人相對來說最好從事和人打交道的職業,比如市場公關銷售等。內向的人適合從事于技術或者設備打交道的活。比如財務、工程、軟件開發等。
4、根據市場熱度確定方向
相對來說,從眾一般都不會犯錯,而且市場流行的職位一般招聘量大,相對來說就業也比較容易。不過缺點有可能入門標準極端。比如現在的計算機非常缺人,但是技術含量高。而銷售同樣缺人,但是準入門檻低。

我們分三步走。
第一步,從你的興趣點和關注點入手。
你非常感興趣的問題,在過去并不算短的一段時間里,你所持續關注的那個問題,就可能會是你的研究方向。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你持續不斷的關注也讓你對這個領域有了比較深入的理解。那么,把這個問題作為你的研究方向,你會很快樂,也比較容易做出成績。
第二步,從你的所學專業和以往研究經歷入手。
必須承認,你所學習的那個專業是你選定研究方向的基礎。這個不難理解:因為這個專業你比較熟悉,你又是科班出身,這會為你進行研究提供很好的知識準備和理論基礎。再有,你以往的研究,已經通過答辯的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和已經發表的期刊論文,都是你選定研究方向的可靠支撐。這些研究準備會讓你至少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世界,這有點詭異,但至少不是從零開始。
什么,你痛恨自己的專業?你的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和期刊論文都特么是找槍手寫的?額……你贏了,這一步算我沒說啊,回到第一步吧,謝謝。
第三步,從電子數據庫的文獻檢索入手。
按照前面兩個步驟,我們做一個模擬哈,請聽題。
問:如果你感興趣的問題是“中國模式”,在過去很長時間里都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持續關注;如果你的所學專業是政治學,碩士論文寫的又是和中國模式相關的內容——那么,你的研究方向應該是什么呢?
你可能會回答:中國模式!……然后在心里面想著,老踏你表逗我好不好,拜托你能不能動用你可憐的智商,問我一個比1+1再難一點的問題呢?